欢迎访问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第一人 马克俭突破空间【1】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5-22浏览次数:1

【专题】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

   

    2007年,73岁的贵州大学教授马克俭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实现了我省工程院院士申报当选零的突破。

  由于时代背景所限,马克俭30多岁才开始真正从事空间结构研究,“对于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而言,机遇永远不嫌晚。”多年来,马克俭在我国空间结构领域的多项设计创新,使得他成为该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马克俭的研究成果转化遍布全国10余个省市,节约建设资金上亿元。

  如今,年近80岁的马克俭还在孜孜不倦做研究。他的办公桌上面永远堆满了图纸。“搞科研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科研是我生命的动力。”他说。

⊙编者按

  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科学技术作引领和支撑。“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创新引领,推动跨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体思路,彰显出了我省科技引领,推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决心。

  科技人才是科技工作的灵魂。科技创新,人才先行。5月25—27日,主题为“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的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我省举行。这是一次科技盛会,届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在内的科学团体代表约5000人,将相聚在爽爽的贵阳。这次盛会,势必对我省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迎接盛会,即日起,对我省的科技人才和成果,本报将进行系列报道,以展示我省科技届的“精气神”。

自己动手盖教学楼

  马克俭本是湖南岳阳人,却在贵州扎下了根,生活工作了50多年。“我跟贵州有缘、有情。”马克俭感叹。

  1934年,马克俭出生于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湖南岳阳。他年少时恰逢战乱,机缘巧合下来到贵州。在贵阳读了三年初中,毕业后又返回湖南老家。那时候的马克俭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再回到贵州这片土地。

  然而,马克俭命中注定与贵州有缘。1958年,他从湖南大学土木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贵州工学院任教。当时与马克俭一同分来学校的年轻教师有七八十位,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大部分人都离开了贵州,只有五六个人留下,而马克俭是唯一一位到现在还在学校工作的人。

  那时候的贵州工学院刚刚成立,对于马克俭来说,这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并不只是教书那么简单,而是创业。

  学校刚成立不久,条件艰苦,基础设施不完备。教学楼不够用,校长就带领全体教职工自己动手盖楼。

  “我们是工学院,工程方面的东西大家都在行,所以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咯。”马克俭回忆,那时候他们这些教师,不仅负责设计,还要承担起施工的任务。

  因此,马克俭被分到学校后,还没走上讲台,就下了工地。每天不分昼夜的设计、施工,“很辛苦,但是大家都是年轻人,二十一二岁,都带着一股创业的劲头,所以即便是做体力活也都很卖力,觉得人生充实,充满激情。”马克俭回忆,那时候大家没有宿舍,就住在农民家;物资匮乏,盖楼所需的材料不好买,马克俭和他的同事们就自己动手做,“盖楼的砖都是我们自己打的。”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克俭和他的同事们建造出了贵州工学院的第一批教学楼和宿舍等,“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当年我们亲手建造的教学楼基本上都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拆掉重建了,只有一座食堂为了纪念,现在还留在学校里面。”马克俭说,他自己也会时不时的散步去食堂周围看看,回忆年轻时候那段峥嵘的岁月。

  在改革开放之前,学校的教学研究条件有限,马克俭坦言,从自己分配到学校算起,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这二十多年的时间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工作几乎是空白的,“那段时期主要以教学为主,研究没有条件。”

即将在遵义农村试建的新材料房屋。

  然而,这没有做研究的这二十年对于马克俭来说也并没有荒芜虚度。“那段时间各方面的条件都很艰苦,这段岁月磨砺了我的精神,为我以后的研究工作做了精神与意志上的基础准备。”马克俭说。

  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让马克俭觉得自己所学知识可以有用“武之地了”,“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就意味着知识分子也可以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他说。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马克俭敏锐的觉察到,国家搞建设,自己所学的空间结构领域会派上大用场,“从那时候开始,我才真正做起了空间结构领域的研究。”当时马克俭已经三十多岁,但是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研究起步晚,“机遇对于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永远不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