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额分配
每学年的上半学年按照研二60%和研三40%的比例分配党员名额,具体人数由党支部讨论决定;每学年下半学年原则上只发展研二同学。毕业学年(研三下半学年)学生不再发展。
二、评定规则
课程成绩*50%+科研成果*15%+社会活动*10%+担任社会职务*10%+支部评议*15%
课程成绩:由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学位课和非学位课课程成绩组成,根据加权算法计算得出。
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专著)+专利,论文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的第二作者;专利所有权人为贵州大学,为第一发明人或导师第一的第二发明人,所有成果均为研究生期间获得。
社会活动:由社会活动获奖、各项学科竞赛获奖、参与活动成分组成。每人限五项活动,取最高计入。
担任社会职务:指班级委员、班长;研会主席、副主席、部长、副部长、干事。
支部评议:由支部书记与党小组成员综合评议,分值由日常表现、入党积极性、参与活动积极性、管理人员评价(辅导员、班主任等)等角度综合考虑。
三、具体评分:
1、课程成绩*50%
课程成绩权重及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为课程考核积分,为学位课(含必修课)成绩,为该课程学分,为非学位课成绩,为该课程学分。
备注:在规定时间内应修完而未修的课程,以零分参与计算,若成绩中有优、良、中、及格,分别看作95,85,75,65分。
2、科研成果*15%
2.1 学术论文(专著)的计分标准(单位:分/篇)
论文级别 | 发表论文或被收录刊物级别 | 分值 | |
专著 | 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专著 | 100 | |
一级 |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表2区以上 | 55 | |
二级 |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表3区 | 45 | |
三级 |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表4区、EI源刊 | 35 | |
四级 | 中文核心期刊 | A类 | 25 |
B类 | 20 | ||
C类 | 15 | ||
五级 | 会议论文EI或ISTP收录(限一篇) | 10 | |
六级 | 一般学术刊物(限一篇)/贵州大学《硕博论坛》 (限一篇) | 5 |
备注:(1)发表论文、专著、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第一署名单位须为贵州大学,且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是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2)发表科研论文的分值可累加,论文必须是在公开出版的正式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或已录用论文,增刊和会议论文集(已被SCI、EI、ISTP收录除外)不能作为参评依据;(3)国际会议论文(有正式出版号)的论文,按一般期刊见刊论文分值计算;(4)上次评奖使用过的论文,如情况发生变化(录用转为见刊),以分差值计分进入本次评奖;(6)参评论文须有指导教师的学术评价认可,论文录用通知书需经导师签字确认。(7)核心论文分类首先需要是北大核心收录的核心论文,其次看影响因子,0.2以下C类,0.2-0.4为B类,0.4以上A类(在中国知网上查综合影响因子)。
2.2 专利的计分标准(单位:分/项)
专利 | 分值 | |
专利授权 | 国家发明专利 | 30 |
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限三项) | 15 | |
外观设计专利(限一项) | 10 | |
受理 | 发明公布(限一项) | 10 |
备注:1)同一内容申请不同专利,按高分值计算一次;(2)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第一署名单位须为贵州大学,且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是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3)相近内容申请多项专利,最多以三项计分进入本次评奖。
3.社会活动*10% (限五项,以最高计入)
3.1社会活动获奖的计分标准(单位:分/项)
等次 获奖级别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优秀奖 |
国家级 | 100 | 80 | 60 | 30 |
省部级 | 60 | 40 | 20 | 10 |
地(市)级 | 40 | 20 | 10 | 5 |
校 级 | 20 | 10 | 5 | 3 |
3.2学科竞赛获奖的计分标准(单位:分/项)
等次 获奖级别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优秀奖 |
国家级 | 60 | 40 | 20 | 10 |
省部级 | 30 | 15 | 8 | 4 |
市(校)级 | 10 | 5 | 2 | 1 |
备注:(1)国家级奖排名前九名有效,省部级获奖排名前七名有效,市校级获奖排名前三有效。(2)根据研究生在竞赛获奖证书中的排名情况,排名每递减一位相应减去20%,以此类推。(3)团体获奖无排名情况直接计算分值,需提供参与证明并有相关导师签字。(4)竞赛获奖分值可累加。同一项目只能以最高奖加分,不能重复使用。
3.3 参与活动成分
活动组织者及主要负责人员4分,参与人员2分。
4.担任社会职务*10
担任社会职务计分标准:
评价担任职务 | 分值 |
校研会主席 | 50 |
校研会副主席 院研会主席 | 40 |
校研会部长 院研会副主席 班长 | 30 |
校研会副部长 | 25 |
院研会部长 校研会干事 | 20 |
院研会副部长 | 15 |
班级委员 院研会干事 | 10 |
备注:担任社会职务取最高职务计入,不重复计算。
5.支部评议*15%
5.1入党积极性(分值占比35%)
综合表现 | 等级 | 分值 |
入党动机端正,思想表现良好,积极参加党小组组织生活会,积极分子期间定期提交思想汇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 优秀 | 20-30 |
入党动机端正,思想表现一般,偶尔参加党小组组织生活会,积极分子期间不定期提交思想汇报,向党组织靠拢主动性一般。 | 良好 | 10-20 |
入党动机一般,思想表现一般,不参加党小组组织生活会,积极分子期间没有提交思想汇报,向党组织靠拢主动性一般。 | 一般 | 0-10 |
5.2参与党务活动积极性(分值占比35%)
党务活动主要包含党组织举办的各类活动、党课培训班干
综合表现 | 等级 | 分值 |
党务活动主要参与人员、组织者 | 优秀 | 20-30 |
党务活动普通参与人员 | 良好 | 10-20 |
没有参加过党务活动 | 一般 | 0-10 |
5.3管理人员评价(25%)
管理人员评价计分标准(单位:分/项)
管理人员评价(30%) | ||
综合表现 | 等级 | 分值 |
综合表现优秀、专业基础扎实、积极主动参与科研工作、勤奋好学、踏实肯干、按时保质完成导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科研能力强、具有优秀的培养前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 | 优秀 | 20-30 |
思想表现良好、专业基础较扎实、积极主动参与科研工作、工作认真负责、能按时完成任务、科研能力较强、培养前途良好 | 良好 | 11-20 |
表现一般、基本能按时参加科研工作、科研能力一般 | 合格 | 0-10 |
四、未尽或不完善事宜,由党支部委员集体讨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