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炬锋  | ||
学位/学历:  | 博士  | 
  | 
职称/职务:  | 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  | |
E-mail:  | jfdeng@gzu.edu.cn  | |
教师身份:  | 校内导师/专任教师  | |
研究领域  | ||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  | ||
招生专业方向  | ||
学硕: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专硕:机械工程  | ||
教育背景  | ||
2017.11-2019.11 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 机械航空航天工程 联合培养博士 2016.09-2022.12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工学博士  | ||
工作履历  | ||
2023.05—至今,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师  | ||
奖励与荣誉  | ||
指导学生获奖 [1] 2024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省赛省二等奖;  | ||
科研活动  | ||
 主要科研项目 [1]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1449397),研究内容:设计并搭建纳米制造技术平台和建立纳米电射流喷印工艺; [2]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基金号:#249036),研究内容:设计并建立大面积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并揭示碳纳米纤维的优异电学性能; [3] 中国微纳机电系统国际人才培养项目,公派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 [4] 中国国家863项目(2015AA042701), 研究内容:引信MEMS安全解除保险机构的设计、仿真和性能测试; [5] 国防预研项目(51305050301), 研究内容:基于MEMS阈值可调加速度开关的设计、仿真和性能测试; [6] 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2009002), 研究内容:超灵敏水质监测传感器的设计、制备和检测; [7]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5084),研究内容:3D打印可分解的生物支架; 
 
 英文代表性论文 [1]Jufeng Deng, Chong Liu, Dian Song, Marc Madou, Fabric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micro/nanocarbon structure with sub-10 nm carbon fiber arrays based on the nanoforming and pyrolysis of polyacrylonitrile-based jet fibers [J]. 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2023,9:132. (Nature旗下期刊,SCI一区 TOP) [2] Jufeng Deng, Chong Liu, Dian Song, Marc Madou, Fabrication of crystalline submicro-to-nano carbon wire for high current density and ultra-stable current [J]. 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2022,8:15. (Nature旗下期刊,SCI一区 TOP) [3] Jufeng Deng, Chong Liu, Marc Madou, Unraveling the electron transfer rates of highly crystalline carbon nanowires with surface oxides [J].Nanoscale, 2021,13: 16094-16103. (封面,SCI一区 TOP) [4] Jufeng Deng, Chong Liu, Marc Madou, Ultra-thin carbon nanofibers based on graphitization of near field electrospinning polyacrylonitrile [J]. Nanoscale,2020,12: 10521-10531. (封面,SCI一区 TOP) 
 中文代表性论文 [1] 邓炬锋, 史春景, 郝永平, 许马会, 引信MEMS后坐机构的设计与实验 [J], 《中国机械工程》,2016, 27(11): 1434-1439. [2] 邓炬锋,史春景,郝永平,刘双杰,引信MEMS离心隔爆机构设计与实验 [J],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6,14(02):124-129. [3] 邓炬锋,史春景,郝永平,王锁成,微电热驱动器中偏置层的分析 [J], 《传感技术学报》,2015, 28(10): 1490-1493. [4] 邓炬锋,史春景,郝永平,刘双杰,引信MEMS执行器的设计与分析 [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 09: 197-200. 
 代表性专利及软著 [1] 美国发明专利,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carbon nanstructures and untra-thin aligned carbon wires with multilayer turbostratic graphene structure; [2]中国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碳基微纳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3]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近分子尺度石墨烯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
主要教授课程  | ||
[1] 本科:《智能感知与工业互联网》; [2] 硕士:《科研研究方法学》;  | ||
学术兼职  | ||
[1]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青年编委; [2] Nanotechnology、Solid-state electronics等期刊审稿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