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年9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6年4月,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1月,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1月,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2022年2月,贵州大学再次入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队伍。
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下称“实验室”)于2007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聚焦贵州省三大战略行动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发展,结合国家及地方智能制造、大数据、大扶贫发展战略,服务地方主导特色产业,以制造大数据技术与装备为主线,以地方主导特色产业(航空航天军民融合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烟、酒、茶、多彩贵州旅游和中药材产业)的制造大数据与制造信息系统、特色装备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数据融合、智能控制与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产业化,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具备多学科研究背景的学术队伍,形成了制造大数据与制造信息系统、航空航天高端装备设计与制造、山地农业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表面工程与抗疲劳制造技术等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工。
重点实验室是独立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及培养单位。独立招生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设计学(087200)硕士、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了机械工程项目博士后工作站,接受本学科博士后研究人员。此外,实验室依托机械工程学院负责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智能制造模块(近100人/年)的本科生。
2021年,贵州十一部门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 将贵州大学由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提升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使贵州大学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面向未来,实验室结合建设需求,现面向国内外引进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热爱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治学严谨,爱岗敬业,以争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教育理想和事业追求的高层次人才。
一、领军人才、杰出人才、卓越人才、重点产业技术人才等高层次人才
按《贵州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 (2022年5月修订)》《贵州大学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实施办法(2022年5月修订)》面谈。
二、博士、博士后等优秀青年学者
诚聘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博士后,主要专业如下: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人工智能、设计学等专业,从事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研究。
三、薪酬待遇
参照《贵州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贵州大学一流学科特区人才引进及管理暂行办法》执行。满足特聘(设)岗位,按特聘(设)岗位待遇进行;
特聘(设)以外岗位,优秀青年学者(博士),按以下类别执行安家费:
(1)A类30万元: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博士,实践经验丰富,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
(2)B类25万元:取得博士学历学位的紧缺急需优秀人才,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经学校组织专家认定为业绩优秀、同行认可的高层次人才及人才团队可采用“一人一议”方式引进。
四、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贵州大学西校区崇厚楼439室,550025
联系人:杨老师(0851-88274001; 0851-84737007)
Email:amt@gzu.edu.cn;gcyang@gzu.edu.cn